語感訓練《鳥的天堂》反思
我在教學《鳥的天堂》一課時,以訓練學生語感爲主:
1.形象思維訓練法:小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較弱,理解事物比較直觀,要領悟文字所表達的內涵,應充实調動他們的形象思維,通過形象思維的引路,把語言文字描繪的情景“轉換”成生動的“圖像”质料,讓學生在身臨其境般的體驗中陶冶情感,加深感悟。我通過讓學生反複誦讀,獲得課文內容,开端認識後,借助電教手段播放了“鳥的天堂”錄像,把學生帶進一種特定的評議環境中,學生神情專注而投入,隨後讓學生看著早上沒有鳥的這一棵大榕樹,啓發學生想想說說,“百鳥歡鬧”是一幅怎樣的情景。當再讀到“百鳥歡鬧”這一段時,學生已學沈浸在期中,似乎身臨其境,而讓學生說說一只鳥的特寫景頭時,也能說得有聲有色,達到了一定的效果。
2.品詞析句比較法:文章的組詞成句構段的要领研究是提高學生對語言感觉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教學中,我抓住有關的句子進行比較、揣磨、欣賞,不斷地提高其對語言感知的敏銳水平。如:教學第8自然段中“這棵榕樹似乎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那麽多的綠葉,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點縫隙,翠綠的顔色明亮地在我們的眼前閃耀,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對于“顫動”、“展示”这两个要害字,引导学生用其他词来替换。如用“显示”、“出现”或“抖动”、“晃动”等,用哪组词更好?在讨论、比力中,让学生体会到“展示”是清楚地摆出来,明显地体现出来,突出榕树的旺盛的生命力;“顫動”是短促而频繁地振动,课文把微风吹动,阳光照耀下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不但美丽并且消息结合,显示了大榕树那旺盛的不可抗拒的生命力,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这样,要害文字抓住屯,学生品出了精妙词语,咀嚼出了它的神韵,从而在心灵上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促使学生语感不绝地增强。